薛城区打造“互联网+”普法新格局 通讯员:刘美菊 杨 帅 “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启动以来,薛城区在打造实体平台、利用传统媒体开展普法的同时,放开思路、着眼创新,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新渠道,在借力移动新媒体、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上努力探索,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渠道多元、受众广泛、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创新普法手段、提升普法实效上成效显著。 一是深入挖掘传统媒体普法潜力,提升普法宣传质量。针对传统媒体宣传方式易于群众接受、受众面广、上手简单易懂的特点,分别开设了《薛城周讯•法治专刊》和薛城电视台《法治薛城》电视专栏,形成了普法宣传报刊与电视并驾齐驱、党政部门与群众良性互动的良好格局。围绕“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一办栏宗旨,法治专栏和电视专栏采用的新闻线索均实现就地取材,全部来自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旨在用活生生的新鲜案例和发自肺腑的深切感受,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身法律素质。2016年以来,《薛城周讯•法治专刊》已出版发行76期,薛城电视台《法治薛城》栏目也成功播出25期,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反响较好,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创新形式,多方参与,开启“互联网+普法”模式。注重内容趣味性。区普法办、区司法局自主研发了“普法赛吧”系统软件,集学生版、成人版、标准版为一体的新型网络法制教育模式,软件以动漫画形式,采取激励机制,吸引受众,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深受广大普法对象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薛城区普法办在接待以色列青年交流理事会代表团来薛城考察学习青少年维权工作交流时,以色列北亚司副司长蓝天铭对薛城区青少年学生通过“普法赛吧”测试系统开展网络普法学法给予高度评价。增加粉丝关注度。注重与区域内和行业内其它热门微博的互动互联、互相转发,提高有效受众的关注度,为微博争取更多粉丝和关注量。增强普法实效性。借助微博“@用户”、“#话题#”等功能,主动回应粉丝关切,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及时准确向粉丝解答法律问题,提高微信普法的参与度和实效性。“薛城普法”门户网站开通5年来,共发布法治信息1200余条,粉丝数达3.2万余人,平均日阅读量、转发量达近百次。 三是整合功能,有效互动,微信载体实现“精准化普法”。薛城区2014年正式开通“薛城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集实用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主要是利用微信互动性强、功能性强的特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实现精准普法。板块分明、功能全面。公众号内设政务公开、以案说法、普法动态、律师服务等多个板块,除普法宣传外,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涵盖区级司法行政系统对外服务的所有内容,同时,注重线上、线下的服务和活动相结合,切实提升参与度。注重互动、精准普法。平台每天推送一次,运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普法信息、传播法律知识,同时利用微信互动性强的特点,用户向公众号发送需求指令后,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信息,为下一步实现精准普法提供了有效平台。公众号自上线开通以来,因内容丰富、功能全面、权威准确,深受市民欢迎,目前订阅量已达230余人。 四是聚焦热点,扩大辐射,软件普法打造“移动式课堂”。2016年初,薛城区开通了“薛城司法行政”手机APP平台,主要利用手机既无时空限制、又有地域性的特点,满足“手机族”的普法需求,提升全区市民的法治素养。“移动式课堂”普法凸显了三个特点:首先是点对点传输即时性强。有针对性地将法治信息通过软件平台推送到到用户手中,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同时“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互联网普法信息泛滥的缺点,进一步巩固普法效果。其次是移动普法即时性强。推送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法律热点的时效性,将法律知识和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准确解读、及时解读,吸引用户阅读兴趣。最后是潜移默化、实效性强。每月定期向全区领导干部、公务员、市民用户发送法治新闻、普法警示句及法律解释等,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宣传的实际成效。平台试运行以来,已推送普法信息360余条,为营造全区学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